1. <track id="g6brz"><div id="g6brz"><td id="g6brz"></td></div></track>
    2. 全國法律服務熱線0770-2801396

      越南投資指南連載二 | 中國企業如何在越南建立和諧關系?

      發布日期:2022-04-21     瀏覽:

      3addb386-d1be-4132-8336-9fcd87ba2b3e.jpg

      編者薦語:

             為了更好地幫助中資企業了解和熟悉東道國國情,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和海外經營水平,有效抗擊海外各類風險,商務部組織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等單位編寫了《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之(越南2019年版)。該指南對越南投資環境進行了客觀介紹,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給予了提示,是目前國內對越南投資最具權威的官方資料之一,對有意走進越南開展投資合作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為此,我所以“越南投資指南連載”方式將其核心內容進行整理,編成《中國企業到越南開展投資合作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中國企業如何在越南建立和諧關系》和《中國企業人員在越南遇到困難該怎么辦》三篇文章。昨天我們推出的第一篇《中國企業到越南開展投資合作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得到多方關注并轉載,今天繼續為大家送出第二篇《中國企業如何在越南建立和諧關系》。

       


      一、處理好與政府和國會的關系

      國會是越南最高權力機關,內設國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辦公廳及各個專業委員會,享有立法權、國家重大問題決定權、國家最高監督權。在行使國家經濟事務職權方面,有權決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金融政策、財政預算及分配、審批國家財政總決算及規定、修訂或取消稅賦。國會下設?。ㄖ陛犑校?、市、縣、城(鄉)鎮各層級人民議會,落實上一級國會(或人民議會)方針政策,指導、監督當地政府相關工作。

      政府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政府領導和各部部長由國會選舉產生,受國會監督,對國會負責?,F設有總理1名、副總理5名,分管22業務部委,負責制定國家總體經濟發展方針政策、宏觀經濟及行業總體規劃。中央在經濟領域方面的權限除涉及有關國家安全領域、能源、礦產資源等領域外其它均下放地方,地方政府根據本地情況統一領導。原則上,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負責;下級業務司局對上級業務部門負責,地方業務主管部門在執行重要經濟事務權限時有責任向上級領導部門報告或請示意見。

      由于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仍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規模,企業希望通過對越南國會或地方議會施加影響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不大,因此接觸甚少。目前,在越南中資企業主要通過經商處及商會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進行接洽和溝通,如越南中國商會(河內)與越南計劃投資部、越南工貿部、越南工商會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企業在越南投資經營遇到不公正待遇的共性問題都集中通過商會反映;對于非歧視性個別案例,商會指導和協助企業通過司法渠道解決。

      在越南中資企業需關注越南政府和國會的換屆選舉、政治和經濟政策走向以及國會所關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了解越南政府各部門和國會各專業委員會的相關職責以及他們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遇到實際問題做到關注形勢,結合考慮,有的放矢。

       

      二、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

      1)知法。要全面了解越南《勞動法》,熟悉當地工會的發展狀況、制度規章和運行模式。

      2)守法。要嚴格遵守越南在雇傭、解聘、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規定,依法與越南員工簽訂雇傭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員工工資,交納各類社會保險和補貼等,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解除雇傭合同要按《勞動法》提前通知員工并支付解聘補償金。

      3)知情。要認真了解企業所在地工會的組織發展情況,掌握工會組織活動特點,做到知己知彼。

      4)溝通。日常生產經營中要與工會組織保持必要的溝通,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進行必要的疏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和諧。要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邀請工會成員參與企業管理,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激發并保護員工的積極性,凝聚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

       

      三、密切與當地居民的關系

      中越兩國歷史文化交割、南海問題等地緣關系因素放大和扭曲宣傳,直接影響當地對中資企業在越南投資的情感,導致中國對越南投資誤解甚多。為消除誤解,中資企業在當地投資過程中需注意:

      1)了解當地文化。要了解當地文化并學習當地語言,并了解與之相隨的文化禁忌和文化敏感問題,積極融入當地社會。

      2)實現人才本地化。適當聘用當地人員參與企業管理,促進當地就業,促進中國企業發展,并借助他們向當地居民傳遞中國文化。

      3)切記不要提及容易涉及民族感情的歷史,比如越南自衛反擊戰、中越3.14海戰等歷史事件。

      4)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當地民生。多參加或組織在當地的慈善活動,如逢年過節多關心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力所能及地資助當地教育事業,關心兒童成長。慈善活動多注意“建橋、修路、立碑、留名”,培養當地居民對中國企業的信任和情感。

       

      案例:中國某銀行河內分行現有64名員工,其中80%是越南本地員工,作為中資在越資產最大、員工最多的商業銀行,該銀行河內分行在發揮“中越金融橋梁”作用的同時,積極投身越南公益事業,成立五年多來,已累計捐贈越南本地公益項目折合人民幣近85萬元。2015年,該中資銀行河內分行贊助中越友好音樂會、捐贈廣寧省河忠中學教學設備和越南革命老區兩所小學教學設備,共計4.8億越盾。

       

      四、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要了解當地文化并學習當地語言,了解與之相隨的文化禁忌和文化敏感問題,尊重當地民族自尊心,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注重回饋當地社會,這是和諧融入當地社會的關鍵因素。

       

      五、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越南日益重視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中資企業在越南投資合作,要依法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要了解越南環保法規和環保標準,對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其他環保影響,要事先進行科學評估,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選好解決方案。

       

      六、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中資企業在越南開展經貿合作,不僅要努力發展業務,還要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1)要關注業務發展帶來的資源、環境、勞工、安全以及社會治理等問題,以免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和抵制。其中,勞工問題不僅涉及工薪待遇問題,還包括工作環境、加班時限等;環境問題包括工業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也包括開發資源引起的生態失衡。

      2)要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強化基礎管理,尤其是在建筑、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的中資企業,一定要做好防范,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3)要知法守法,不做違反當地法律和社會公德的事情,對民族形象、企業聲譽與品牌建設負責,對中越兩國的長期友好關系負責。

      4)關注社會民生,積極參與當地慈善活動,包括捐資修路建橋、為貧困戶修建“情義屋”、提供獎學金、向災區募捐等,爭取當地民眾認可和政府支持。

       

      七、善于與媒體打交道

      媒體在現代生活中是一種獨特的公共資源,有著重要的社會影響力。媒體不僅廣泛傳播知識和信息,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媒體輿論還成為公眾對現實做出反應和抉擇的主要依據,影響公共決策,發揮正、負兩個方面的作用。越南允許使用臉譜、推特等影響力較大的公共社交平臺。中國企業在越南應懂得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1)應建立正常的信息發布制度,定期向媒體發布相關信息。企業在重大并購、涉及社會敏感問題時,特別是遭遇不公正的輿論壓力時,應注重宣傳引導,做好預案,通過媒體與大眾交流。必要時可通過公關咨詢公司向媒體散發主導性消息,引導當地媒體進行對本企業有利的宣傳。

      2)可定期向媒體開放,歡迎媒體到企業參觀采訪,了解企業真實發展情況,對企業進行宣傳和監督。為提高中國企業公眾形象,不要拒絕媒體,更不能對記者無禮,而是要平等、信任、尊重、真誠、坦蕩地面對媒體,與媒體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關系。

       

      案例:2014年1月底,越南媒體炒作中國某銀行河內分行建議在中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一事。該分行在了解情況后,聯系越南工商會,請協助解決。越南工商會找到該記者,通過客觀報道,使事情得到了較好解決。

       

      八、善于同執法人員打交道

      警察、工商、稅務、海關、勞動監察及其他執法部門是維護越南社會秩序的國家行政力量。對轄區內居民和外國人查驗身份證件、詢問相關事項以及搜查某些地點,是越南執法人員的職責,中國企業相關人員應善于同這些執法人員打交道,積極配合他們執行公務。

      1)要建立健全依法經營的管理制度,要對員工進行普法教育,讓員工了解在越南工作生活必備的法律常識和應對措施,做到知法守法。

      2)中方人員出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和臨時居住證明。營業執照、納稅清單等重要文件要妥善保管。遇到執法人員檢查身份證件,要不卑不亢,禮貌出示自己的證件,如實回答提問。如果忘記攜帶證件也不必慌張,要說明身份并盡快與企業聯系。

      3)遇到執法人員檢查公司或住所,應要求其出示證件和搜查證明,并及時報告中國駐越南大使館。遇有證件或財物被執法人員沒收的情況,應要求執法人員保護中國企業的商業秘密;出具沒收字據或財物清單作為證據,并記下執法人員的警號和車號;交罰款時應向執法人員索要罰款單。

      4)遇到執法人員對中方人員或中資企業不公正待遇時,不要與其發生正面沖突,更不能觸犯法律,而要理性應對,做到有禮、有利、有節,可通過律師進行處理并及時向中國駐越南使館報告求助,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九、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優秀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不可避免地會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走進越南。越南大部分民眾對中國書法、太極拳、文學等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中國在越投資企業可以利用中國傳統節假日、越南傳統節假日和公司年會,舉辦書法、太極拳等表演活動。

      越南民俗與中國相近,包括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節日。越南歷史博物館中陳列在那里的許許多多的詔書、碑刻、古代公文等等,都在講述越南是東南亞各國中受古代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F在越南使用漢字是古代越南人留下來的著述和實物文字資料,以及現代越南居民對這些文化的傳習。因此,從北到南,到處都找得到從前使用漢字的遺跡。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制度相同,由毛澤東和胡志明等老一輩革命家締造的兩國人民傳統友誼源遠流長。隨著兩國政經關系不斷發展,人員往來頻繁,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資企業在融入當地社會的同時,中華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與越南當地民族文化相交融、相輝映。2015年,中國已在越南河內國家大學設立孔子學院,為進一步傳播中華文化奠定了一個良好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在越從事投資和貿易經營活動的中資企業人員達十多萬人,2018年中國赴越南旅客接近500萬人次。因此,在與越南人民交往時要注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比如,近年來,越南中國商會自成立以來十分重視引導企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相關做法值得推薦。每逢重大節日,中越企業員工同臺表演節目共唱友誼之歌。商會同時也注重做好慈善工作,2018年,中資商會會員企業向當地社會和貧困地區捐贈款物超過120萬元人民幣。目前,中興、華為、中國工商銀行、OPPO等中資企業在越南當地在實現自身企業利益的同時,也注重將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均取得良好效果。

       

      十、其他

      中國企業除了在越南直接從事投資和貿易之外,目前中資企業累計投標承包越南工程項目協議金額達470多億美元。有些工程項目由于許多客觀原因,如項目工程進度緩慢或安全生產問題,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企業形象受到很大損害。為此,一定注意做企業形象宣傳和公關活動,與當地企業進行有序競爭的同時,要注重與當地社會和諧相處,維護好企業自身形象。

       

      (資料來源:《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之(越南2019年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


      欧美人与善牲欧美人与善牲交免费|免费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禽翻黄色片|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2020亚洲аv天堂在线观看
      1. <track id="g6brz"><div id="g6brz"><td id="g6brz"></td></div></track>